依托“天保”工程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2022年07月31日 02时56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依托“天保”工程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7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昌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林草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不断加强1914.7万亩(芒康、江达、贡觉天保三县)天然林资源管护与天保公益林建设,加强天保资金管理与使用,配备管护人员7651人,累计发放天然林管护补助资金4亿余元,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13.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万亩、封山育林12.15万亩),投入资金1855万元,持续做好森林抚育,工程区森林面积、林分质量逐步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生态效益显著。天保工程区是构成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017年以来,通过实施天保工程,一是为长江沿线的重要水利枢纽构成了一座天然林生态屏障,有效保护重大水利枢纽;二是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土壤保育、固碳释氧、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森林游憩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森林生态效益。经测算,至2020年天保二期工程结束,工程区固土量增加1068.5万吨,固碳量增加225.9万吨,工程区内珍稀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和数量大幅度提高。
——社会效益凸显。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民生和促进了林区社会和谐稳定。一是通过宣传碑牌(标语)、宣传媒介(宣传片、宣传物)、网络媒体、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对天保相关政策和林草法律法规进行广泛、持久宣传,农牧民群众参与生态保护意识有了显著提升,实现了由过去“砍树人”到现在“植树人、管护人”的重大转变,“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的思想意识逐渐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二是随着天保各项政策的落实,工程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们精神享受日益满足,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扩大群众增收渠道。通过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和中幼龄林抚育等渠道,以扩大群众增收渠道,提高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四是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天保工程实施后,森林面积蓄积进一步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经济效益明显。天保工程的实施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助力推动乡村振兴。2017年以来,在已有专业管护站护林和天保工程护林员护林的基础上,增加生态岗位护林员,仅2020年工程区共为近2万多名群众解决就业,就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到3500元。二是增加森林木材储备。工程实施期间,通过大面积森林管护和质量提升,至2020年底,工程区森林蓄积达9189万立方米,较2010年末增加了379万立方米,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区森林的木材储备能力。三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期间,工程区根据气候特征、地形条件等自然特点,大力发展非木质林产品生产,有序的开展蜜桔、苹果、桃、柑橘、石榴、梨、核桃,花椒等经济林建设工作,面积达13943.86余亩(包括产业支持退耕还林8535亩)。稳步推进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为保证苗木自给、稳定苗木市场、提高造林成效提供了重要支撑,实现了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协调发展,做到了改善生态与产业富民的协同推进,为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林产业、维护地区生态安全和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四是林下经济长足发展。工程区森林面积广、森林覆盖率高,林下资源丰富。自天保实施以来,工程区的林下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发展。天保工程区传统的以木材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已全部实现转型,以生态经济为特色、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